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位于貴州省東南部。下轄16個縣市,首府凱里市。全州轄凱里1市和麻江、丹寨、黃平、施秉、鎮(zhèn)遠、岑鞏、三穗、天柱、錦屏、黎平、從江、榕江、雷山、臺江、劍河15縣,凱里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、爐碧、金鐘、洛貫、黔東、臺江、三穗、岑鞏、錦屏、黎平9個省級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。有7個街道辦事處,94個鎮(zhèn),110個鄉(xiāng)(其中17個民族鄉(xiāng))。截止2012年,黔東南州戶藉人口459.22萬人,年末常住人口347.27萬人,有苗族、侗族、漢族、布依族、水族、瑤族、壯族、土家族等33個民族,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占78.27%,其中苗族人口占41.57%,侗族人口占28.99%。
黔東南總面積3.0337萬平方公里,東西相距220公里,南北跨度240公里。地勢西高東低,自西部向北、東、 南三面傾斜,海拔最高2178米,最低137米, 歷有”九山半水半分田”之說。境內溝壑縱橫,山巒延綿,重崖迭峰,原始生態(tài)保存完好,境內有雷公山、云臺山、佛頂山等原始森林,原始植被保護區(qū)與自然保護區(qū)29個,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(qū)為國家自然保護區(qū)。
位置境域
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,地跨東經107度17分20秒至109度35分24秒,北緯25度19分20秒至27度31分40秒。東與湖南省懷化地區(qū)毗鄰,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柳州、河池地區(qū)接壤,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北抵遵義市、銅仁地區(qū)。境內東西寬220公里,南北長240公里。州人民政府駐凱里,西距省府貴陽160余公里。
地質地貌
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,根據地層巖石和地質外營力作用,境內可劃分為巖溶地貌區(qū)和剝蝕、侵蝕地貌區(qū)。鎮(zhèn)遠至凱里一線之西北屬巖溶地貌區(qū),常見的地貌形態(tài)有峰叢、峰林、石林、溶洞、溶洼、天生橋、暗河等。鎮(zhèn)遠至凱里一線之東南屬剝蝕、侵蝕地貌區(qū),主要由碎屑巖組成,山體大、切割深,常形成脊狀山。州境總體地勢是北、西、南三面高而東部低。中部雷公山區(qū)和南部月亮山為中山地帶,西部和西北部為丘陵狀低中山區(qū),東部和東南部為低中山、低山、丘陵、盆地。境內大部分地區(qū)海拔500—1000米。最高點為雷公山主峰黃羊山,海拔2178.8米,最低點為黎平縣地坪鄉(xiāng)井郎村水口河出省處,海拔137米。
氣候
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(qū),具有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雨熱同季的特點。年平均氣溫14―18攝氏度。最冷月(1月)平均氣溫5―8攝氏度;最熱月(7月)平均氣溫24―28攝氏度。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勢的不同,各地氣溫有一定差異。總體趨勢是:南部氣溫高于北部,東部氣溫高于西部。境內年日照時數為1068―1296小時,無霜期270―330天,降雨量1000―1500毫米,相對濕度為78―84%。
水文
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有大小河流2900多條,以清水江、舞陽河、都柳江為主干,呈樹枝狀展布于各地。河流分屬兩個水系。苗嶺以北的清水江、 舞陽河屬長江水系,苗嶺以南的都柳江屬珠江水系。清水江自西向東流經丹寨、麻江、凱里、黃平、施秉、臺江、劍河、錦屏、天柱9縣、市,州境河道長376公里,流域面積14769平方公里。舞陽河自西向東流經黃平、施秉、鎮(zhèn)遠、岑鞏4縣,州境河道長166公里,流域面積為5106平方公里。都柳江自西向東南流經榕江、從江2縣,州境河道長141公里,流域面積為8802平方公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