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悄悄年”是侗族世代傳承下來的一種民間習俗,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。
相傳,在明朝時,湖北省江臨縣有個名叫馮筆亮的人,當時在南津朝廷任大將軍,是皇上身邊的鼎力武將,他有三個兒子,都是軍中大將,一天,皇上身邊的一位大臣上奏說:“貴州雖是彝蠻之地,但那里地勢險要,物產(chǎn)豐富,是兵家難得的好地方”。皇上聽后心中大喜,立即把馮筆亮叫到跟前說:“你馬上帶兵點將,無論如何貴州把我拿下”。于是馮筆亮大將軍就點上了自己的三個大將兒子,帶上兵馬直取貴州,不料在攻入思南時,大將軍因氣候不適,不幸病逝。大將軍病逝后,他的三個兒子便商議兵分三路行事,大兒子馮應魁向石阡凱里進攻,在攻打石阡時,損失了不少兵力,繼而再攻打凱里時,因兵力較少,地形不熟,而被彝蠻兵打敗,最后只剩一個遭追殺,眼看追兵越來越近,恰巧見路上有四個死尸,急中生智,便把死尸拉來蓋在自己身上,并暗中許愿“四個死尸若能保我安全脫險,我將子子孫孫過悄悄年,頂敬你們?yōu)樗谋④姟,追兵?jīng)過這里,用長鏢刺了三個死尸,見都是死的,也就沒多想便匆匆離去,大將馮應魁幸免于難后,轉(zhuǎn)回石阡,清收殘兵,定居甘溪鋪溪。大將軍實現(xiàn)自己的諾言,子子孫孫每年都過著“悄悄年”至今。
馮姓侗族先民在習俗的發(fā)展演變進程中,為了乞求神靈的保佑,過上平靜生活。每家香堂上都頂著“四保將軍”這個神位。在過年這天,準備年飯所熬的豬頭,推的豆腐煮的飯,炒的菜一律不能殘破,所謂殘破,就是不能讓人先吃過或先嘗過。必須要等靜悄悄地燒年紙敬奉“四保將軍”后,才能全家人團聚著吃年夜飯。在燒年紙敬奉“四保將軍”時,不準穿鞋,不準講話,不準咳嗽。必須保持特別的清凈,不能有一點兒聲音。為此,天黑前,各家各戶都要事先把自家的雞、鴨、貓、犬、豬、牛等家禽家畜喂飽,使其不在天黑時因饑餓或?qū)な扯l(fā)出聲音干擾燒年紙。天黑是一家除留一個在家燒年紙外,其余人員全部帶著葵花、花生、板栗等,到村子里看不見人,聽不到聲音的僻靜處躲藏起來,稱之為躲兵。待村里躲兵人陸續(xù)走完后,各家燒紙恩盡快選擇一個最清凈的時刻,迅速脫掉鞋,穿上襪子在自家院壩中間安穩(wěn)桌子,擺上四個刀頭、四個酒杯、四個碗、四雙筷子和年夜飯菜,然后盛上飯,斟滿酒開始燒年紙敬奉“四保將軍”。躲兵人回家后,最關心的就是問自家人在燒年紙時是否很清凈。若是很清凈,則預感來年吉祥如意,合家歡樂;若是不清凈,受到了響聲干擾,則預感來年不順,兇多吉少,全家便憂心忡忡。
“過悄悄年”活動的主辦者是鋪溪村的馮姓侗族人,參與者不僅有侗族人,還有其它的漢、仡佬、苗、土家等民族,“悄悄年”的傳承屬于歷史傳承譜系,嚴謹有其規(guī)定性,在家族中一輩傳一輩,延續(xù)至今。
解放后至今,由于馮姓過年祈求清凈,周邊異姓都很尊重馮姓的習俗,彼此和睦相處,相安無事,一直沿俗至今。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, 受由于經(jīng)濟利益的驅(qū)動,少數(shù)民族局部“漢化”,導致這一民俗面臨衰微。加之電視、網(wǎng)絡等影響了人們的精神文化趣味,“過悄悄年”中所包含的各種民族文化形式,在當今大部分年輕人的心目中均失去了應有的價值。同時,隨著學校教育的不斷深入,“科學種田,治病就醫(yī)”等科學觀念深入人心,有力地沖擊了“過悄悄年”所依托的社會環(huán)境和習俗環(huán)境。“過悄悄年”也在悄悄淡化。